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如愿在寿春并没有停留过久,留下次子李峻出任淮州刺史,北道大都督,又委任兄弟李如慈为接替了辅国大将军谢盎的豫州刺史,驻防钟离,随后带着长子和一众留守的族人以及士兵家眷开始南迁。
未来他的大本营已经确定了,京口,李氏部曲家眷和族人也会前往京口安置。
而这一路上,他还要去见徐州刺史东海王桓玠,以及扬州刺史萧恪,徐州是抵抗北朝的最前沿,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至于扬州则是跟建邺隔江相望,都是江北重镇,因此在回建邺之前,他是一定要把这两个重镇跟李氏的关系再梳理一遍,该谈的要谈。
同时该出让的利益要出让,以保证整个江淮之间的稳定,这样他才能腾出手来解决江东。
这次队伍极为庞大,足有十余万人,幸亏一路都是水路,李如愿又调集了几乎能搜罗到的全部船只,用以运送如此庞大的队伍。
到达徐州的时候,桓玠特意让他的儿子桓纶过来迎接。
并且带来一个不算太好的消息,桓玠已经病重了。
李如愿并没有任何的怀疑,直接带着亲卫进入了徐州治所彭城,看望桓玠。
病榻上的桓玠看到李如愿第一句话反而是埋怨道:“如愿入城如此神速,想必轻装入城,我若有二心,如愿如何自处?”
李如愿看到病榻上的亲家,也是彼此相互守望多年的老战友也有些动容道:“若非不是玉汝你治下彭城,我又怎么敢如此行事呢?”
桓玠虽然是宗室,但不算近枝,玉汝是他的字。
桓玠是昭武帝桓宣的堂侄,是因为军功才一路做到徐州刺史,东道大都督,被封为东海王。
二十年前的寿春之战,他也是其中为数不多参战的宗室大将。
他坐镇徐州,跟李如愿相互呼应,彼此互助十数年。
包括数年前的彭城之战,北赵二十万大军进攻徐州,当时所有援军都畏惧北赵兵锋,朝堂甚至有声音传出来要放弃徐州,一说到出兵救援又推诿扯皮,只有李如愿率八千精锐前往救援,战后桓玠还将自己的嫡女嫁给了李如愿的次子李峻。
因此在桓家宗室之中,最有能力的,麾下队伍也最精锐的桓玠在李如愿起兵南下的过程中完全是静观其变。
实际上桓玠如果配合桓经进攻寿春,那战事的结果完全可以改变。
但就是这个按兵不动,让李如愿可以相当从容的在建邺跟勤王联军打起了消耗战。
这种看似静观其变的表态,已经足够让李如愿心怀感激了。
“玉汝,你在徐州坐镇也有十数年了,这次与我一同回建邺如何?徐州刺史就让你家大郎继任,由你出任大司马,你看如何?”
寒暄过后,李如愿也道明了自己的来意,邀请桓玠去建邺任职修养。
病榻的桓玠起身坐了起来,然后叹息道:“若我身体康健,少不得要跟你要个公位,如今却不行了,好不容易熬过冬天,这身体还是不爽利,怕是不能成行了。
至于我家大郎,还是让他跟你去建邺吧。”
李如愿闻言叹气道:“玉汝这是什么话,你若不能成行,诸子当尽孝于榻前,你我相交二十年,何至于还要如此?”
桓玠的意思是你要不放心,你把最成器的长子带过去,李如愿却直接拒绝了这个提议,他也不是来要人质的。
他其实是想让桓玠跟他一起去建邺,帮他压制建邺的宗室。
但现在看来对方的身体恐怕的确不适合舟车劳顿,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两人又聊了许久,看到桓玠身体有些乏累,才告辞离开。
李如愿走后,卧在病榻上的桓玠将自己的儿子桓绯,桓纶全都叫到了身前,嘱咐了一番,并很直白的告诉他们,不要对桓家宗室的其他人抱有幻想。
结婚四年素未谋面,秦小北等来的是一封离婚协议书!却没想到离婚前夕不仅阴差阳错的睡了自己老公,第二天醒来老公变成顶头上司。陪吃陪睡陪工作,这是你责任。...
简介沈凝萱这辈子最悲剧的事情,就是被自己的亲姐姐撬了墙角,眼睁睁看着她睡了自己深爱多年的男友。看着滚在床单上卖力奋战的他们,她脑子里出现了一个邪恶的念头我死都要埋在你家祖坟里!当不了你老婆,我要当你的舅妈!楚皓轩,最年轻有为的男人,最高长官楚承弼唯一的孙子,受够了一个月相亲三十天的腻味日子,顺手抓着这个长相顺眼的女人,让她掏出了户口本和身份证。无爱的围城里,宠爱无度,却只有身体的缠绵,没有爱的交付。可是为什么看到她身边围绕着其他男人的时候,一向冷静的老公大人,开始失了分寸?...
简介在梦中方小鱼失去所有,梦醒后,她要把失去的全都夺回来。她要拳打极品,脚踩白莲,更要快意恩仇肆意潇洒的活。那个首长家的儿子一言不和就亲亲是怎么回事?...
1878年。天下首富胡雪岩死了!做为他的主要继承人,胡楚元得到了总额为二千万两白银的遗产,按130年后的黄金价位计算,那就是237亿RMB。此时距离中法战争尚有五年,距离中日甲午战争更还有十五年的时间。...
轩源,蓬莱仙岛弟子,为报父母血仇,仗剑下山,却陷入了一个个可怕阴谋当中,掀起天地浩劫的一幕。乱世之局,英才辈出,英雄侠义,儿女柔肠,还看今朝。延续玄剑传奇,南科狐律2o15年鼎力仙侠言情之作,现已完结,还请大家放心订阅,放心阅读。...
公元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不久战火燃烧到了鸭绿江边,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几十上百万志愿军分批次雄赳赳气昂昂赶赴朝鲜战场。孙磊这个生活在21世纪的退役特种兵,来到了他爷爷当志愿军的生活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