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章小插曲
下午1:45,第一节课,是很枯燥的数学。
外面明晃晃的太阳晒着,偶尔吹进窗子的风也是热热的,知了一阵阵的叫着,池塘里的青蛙三不两时的“呱呱”
几声。
冯一平感觉眼皮渐渐的重起来,习惯性的用左手撑着下巴,右手拿着钢笔,用力的看着讲台上边讲边板书的老师,却感觉老师的声音一会在天边,一会在耳边,忽远忽近之间,眼睛不觉耷拉上了。
但潜意识一直不停的在强调,不能睡啊不能睡,于是,也许就那几秒钟的工夫,下巴轻微的晃了一下,像要从手上滑下来,但对睡着的冯一平来说,却不啻于一场震源离地面只有几十公里的八级地震,浑身一震,一下子就醒过来。
接下来的时间,就一直在很困、小睡、惊醒之间转换着,待捱到下课,就不管不顾的趴在桌上睡起来。
第二节课是思想品德,冯一平自己先翻了翻,看到书上冯海涛连重点线都已经划好,就把书放在一边,等到晚上自习的时候把这些重点背下来就好。
从课桌里还是拿出一本小学没用完的作业本,想想还有什么可以好“再”
创作的,12岁,初一,以前看的网络小说都可以排除,电视剧好像也可以排除,剩下的电影?好像也没什么合适的。
难道就只能靠那些段子?这样一个月10块钱也保证不了啊,再者说,不可能《故事会》每期都用你的小笑话吧!
汪国真的诗?不行,这个时候应该已经遍地开花,而且一首两首的也没什么用。
余秋雨的散文,真不错!
那是他买的少有的几本正版。
特别是第一部《文化苦旅》,他反复读过多次,应该能拼凑几篇出来,可是,你一个12岁的小屁孩,能有那么宽的知识面?有那么浓厚的家国情怀?文人意气?而且印象中,好像余大师的散文九几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版,为了不徒增笑料,只能放弃。
那么,想办法给《故事会》写个中篇?这个好难的。
首先要雅俗共赏,这个就不容易,又要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完整的写出一个好笑,但又能给人带来思考的故事,不是他这个业余的二把刀,临时抱佛脚就能写出来的。
经过网络文学的熏陶,论他现在的长处,应该是长篇,至少百万字以上的那种。
把那些大神的成名作浓缩下,然后集众家之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几部最精彩的部分,拼凑成一部,效果肯定是可以的。
还是年龄太小啊!
哪怕现在是高中也好,有个15岁,选择余地就大多了。
他虚视着讲台上的老师,心里却想着和上课无关的事,右手的铅笔无意识的在作业本上点啊点的,一时感概,就想顺手写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有钱和没钱,而是明知道钱就在那里,现在却不能赚过来。
谁知他刚写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下课铃声就响起来,他也懒得再续,把作业本一合,准备放进课桌。
这时听到旁边有人在喊,“哎,冯一平。”
他转头一看,是黄静萍,“怎么了?”
黄静萍同桌的王金菊趴在她肩头,笑嘻嘻的看着这边,黄静萍说:“你怎么上课的时候怎么不专心听,拿个本子准备写什么东西?”
她这一说,冯一平想起来,思想品德的黄老师,是她二叔,那她肯定是为她二叔鸣不平吧,毕竟她二叔的课,不是照本宣科,穿插了很多故事,是一年级三个班都爱听的,冯一平刚刚一整节课,基本都心不在焉。
对这个诘问,冯一平轻易就能解开,“没有啊,我一直都很专心啊,这么多老师的课,我最喜欢听黄老师的,你看,我还做了不少笔记呢?”
说着他把书上原来冯海涛做的笔记给黄静萍看。
新书末世鬼行,书号3485928,下面广告位有链接,喜欢的朋友帮忙收藏推荐一下。...
两年痴候,两年苦寻,再见他,他却已另有所爱。候门深深,君恩凉薄,曾经的生死相许,比不过他心爱女人的浅笑轻吟。她病,他要她这个正妃跪伺床前,她中毒,他拿她行过血之术,她毁容,他逼她割皮相换,十年相思,换来一身伤残,当相思成灰,相爱成恨,女医携恨归来,誓要将一切加倍讨还!...
天才相师秦浩然,为了一纸婚约下山,姑娘我见你身材窈窕,桃李带香,定是能生儿子,不如与我屋内小续一杯如何?!少年初入都市便是搅弄风云不止,惹得美女穷追不舍,姑娘们啊,我真的不能近女色你们就放过我吧!!!...
再世为人,人生就此彻底改变,天下之大,爱恨情仇谁能说的明白?你我之间,又岂是‘情爱’两字这般简单。...
2017,烧脑巨作!我叫张天宝,天真可爱功夫好!这些年来,我一直行走在捉妖的路上,你愿意加入我吗?龙已动山河色变!那神秘莫测的世界,就此掀开一角书友群348647345...
南方大明,武当张三丰威压天下北方蒙元,国师八思巴念通天地西方大隋,靠山王棒扫八方东方大宋,赵匡胤长拳无双。这是一个武学繁衍到了巅峰的世界。东方易穿越至日月神教,靠着通天祭坛,击败强敌,掠夺气运,走上一条无敌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