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噼里啪啦.......”
一阵鞭炮声响过,李耒的养鸡场正式开工。
如今三夏已经忙完,村民们有了空闲,很多人都过来帮忙打零工,剩余的也在旁边看热闹。
“啧啧啧,你瞅瞅,这么多红砖,咱们村还没人住砖瓦房来着,耒娃儿就拿来盖鸡笼?这鸡住的比人都好了!”
“听说还是美国鸡,咱自家养的鸡照样下蛋,为啥还要从外国进口?我看啊,他这是有钱没地方烧了!”
“出去半个月就挣了两万块!
这大学生就是厉害!”
“哎,我要是有两万块,就拿来盖房子,买台电视,娶个媳妇儿,剩下的都存起来,以后就不干活儿了,天天在家搂着媳妇儿看电视。”
有羡慕的,有疑惑地,也有讽刺的,这些话传到李耒耳中,丝毫没有破坏他的心情,他现在只想着尽快把养鸡场盖好。
“小耒,你放心,肯定能赶在美国鸡过来之前盖好!
大工一天五块,小工两块,还不用出门,谁舍得这么好的工作?都会下死力气干!”
李启生背着双手,意气风发,似乎又回到了过去指挥大会战的风光岁月。
“有你跟新旺盯着,我肯定放心!
就是盖养鸡场跟盖其它房子还有些不一样,我担心他们没经验搞错!”
李耒不担心工人不用心,就担心这个。
纵观国内养鸡行业的发展史,养鸡场可以划分为五代,第一代在改革开放初期,以20-30只的规模为主导,只是把原来的鸡笼稍微扩大,采取自然散养的形势,品种有限,效率低下。
第二代在九十年代初,养殖规模以300-800只为主导,由粗放式,小规模散养,到逐步开始尝试笼养,集约化养殖,只是受限于资金和技术水平,养鸡场依旧比较简单粗陋。
第三代在2000年以后,养殖规模以3000-5000只为主导,一般分2-3批次,逐步集约化养殖,养殖观念开始初步更新,养殖设备和房舍相对简单,饲养水平一般,生产过程相对粗放。
第四代是-只存栏的家庭农场模式,房舍条件相对较好,管理水平较高,配套设施较为先进。
第五代规模在-只以上,实现机械化、智能化养殖,养鸡场装有全自动喂养监控系统,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科技成果,只需要少量人手,就可以管好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只鸡。
当然,这只是平均水平,眼下虽然还是八十年代,但有些人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比如刘家兄弟在四川的养殖场,规模就超出了九十年代初的水平。
而李耒设计的养殖场,规模在一万只左右,实行集约化养殖,达到甚至超出了第三代的水平。
只是由于时代的限制,后世流行的加气混凝土、彩钢夹芯板等材料或是还没有发明,或是价格还没降下来,只好用眼下能买到的便宜材料代替。
养鸡场主要分为鸡舍、育雏舍、仓库、饲料加工室、办公室等功能区域,其中鸡舍就是养鸡的,育雏舍用来孵化养成小鸡,等鸡长大后再送到鸡舍。
她是个父母身边的乖乖女她是个从小缺爱的叛逆养女他是个为爱可以放弃家业的情...
公元2350年,人类已进入了联邦时代,经过三百多年的星际探索开发,建立了十数个移民星球,并继续向银河系外扩张。江平,一个普通的联邦公民,一次星球探险的奇遇,得到了奇异的进化能量,他平凡的人生轨迹改变了...
大老爷被光脑砸了脑袋,上了直播,成了网红。大老爷志得意满。群众快点把我男神放出来,男神男神男神!不要男渣!!!大老爷他们到底知不知道贾琏是他儿子?还有谁是男渣,他分明是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中年狼!(不对,谁黑他?那个狼给他划掉改正啊!)谢本文独家连载于晋(原创网,将于7月28日开V,届时更新三章。希望大家支持正版,感谢。本文谢绝一切转载,望自重!!!用手机前章节已经连载到26章,以下四个链接都可以直达或者建议小天使们手动将浏览器中的数字改为下一章节的,比如25改成26,然后应该就能看到了。...
一本残破的古书,引人无意中踏入盗墓寻宝之路,几经周折,埋藏千年的秘密破土而出,千古奇墓惊世骇俗,华阳道长铸下晋代竹林七贤的思君镜,俞伯牙钟子期永久的高山流水,青楼女子李思思的琵琶,跌宕起伏的故事悬疑重重,爱恨情仇缠绵交杂,九大谜案精彩呈现,无数奇珍异宝尽展眼前,热辣美女相伴,揭开千古之谜!一切尽在本书中...
秋少志,一名生活在现代科技社会的天才高中生,荒诞离奇的思维与行事作风,让他显得颇不合群。机缘巧合下,他结金丹,破长空,到了另外一个传说中的奇异世界,踏上漫...
绝世准帝证道大帝时,遭到诸强伏击,身死道消,因一件秘宝,带带其真灵转身,一梦十四载,终于找回曾经的自己。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去,如今的我重新归来,属于我的,我会一一拿回。王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