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78章 吴书记的人脉(二)特大的项目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478章  吴书记的人脉(二)特大的项目

    这些家长里短的话,本不足为外人道,更可况秋奕辰的身份。他能当众说出来,自然是与吴越关系非同一般。这等层次的领导聚会,不先谈公事只论渊源,李新亚几人哪里会看不出究竟?

    “没秋省长的提挈,哪有我的进步。”吴越适时地表示了谦恭。

    “哪里,哪里。”秋奕辰摆摆手,微笑着看向吴越,“吴这次来江南省,准备跑哪些地方?”

    “滨海和龙城吧。”吴越点起烟,略微考虑了一会,“如果抛开池江省会城市的天然优势,滨海的经济基础和池江相仿,滨海的发展道路,池江可以参考仿效。龙城呢,不但是江南省首屈一指的经济型城市,放在全国也是千亿级城市中排名靠前的,池江学习龙城,主要是学习他的开拓创新和勇为人先的精神。”

    “吴的意思是既要稳妥前进,又要打破常规的突飞猛进?”秋奕辰笑问。

    “稳中有升是基础,突飞猛进就要看机会了。”

    秋奕辰点点头,开玩笑道,“这个机会,吴不能在江南省找呀,你振臂一呼岂不是从者云集?”

    “秋省长,吴真要撬墙角,你能不答应?”一旁的荣玉斌打趣道。

    “互利互惠,双向选择。这次池江的招商方向主要是针对东方市和浙湖省的,当然,江南省的企业家如果有兴趣,我也不往外推。”吴越夹着烟,看了看身旁的翁强,“翁,推介要成功,就要看你们的准备工作了。”

    翁强一直在听,这种场合别说他,就连李新亚也很少有插话的份,只有吴点名了,他才有机会说话。

    “吴,这次开发区准备了十三个高科技待开发项目,这些项目已经通过初步论证,有较高的市场前景。”翁强回答道。

    秋奕辰手指搭在酒杯上,轻轻拍了拍,“看来吴是有备而来了,这一圈走下来,江南、东方、浙湖的地皮起码要薄了三寸。”

    “秋省长夸张了,这些项目即使全部推介成功的话——”吴越又转向翁强。

    翁强赶紧答话,“吴,十三个风险投资项目总共需要一百三十亿左右的资金量。”

    “秋省长,一百三十多亿何至于刮掉三地三寸地皮?不就九牛一毛嘛。”吴越举杯敬了秋奕辰。

    “一百三十多亿就能劳烦吴带队了?”秋奕辰喝了半杯,似笑非笑的看看吴越。

    “果然在秋省长面前,我瞒不住什么。”吴越伸出杯子和荣玉斌碰了,一口干尽放下酒杯,“我是带着一个大项目来的,不过暂时还只算纸上谈兵。我打算先跟浙湖几个大民营企业家碰碰头,再和国外的财团谈一谈,如果大家都有兴趣,我就着手开始这个项目。”

    考察学习之外,顺带还能吸引些投资,这在李新亚看来已经是蛮不错了,等听到获得一百三十多亿的风险投资似乎也不算难事,更是难耐喜悦。市长主抓经济工作,甭管池江的投资从何而来,应谁而来,到账之后,就有很大一部分能转化为他的政绩。

    如果说在池江其他事务上,李新亚还有和吴越掰掰手腕,一较高下的念头,独独在招商引资方面,他是全面支持吴越工作的,资金嘛,那当然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喽。

    这次考察学习的目的,临行前吴越作过详细的阐述,但是还有所谓的大项目,这是李新亚第一次从吴越嘴里听说,他默不作声先搜肠刮肚想了想,实在记忆不起池江有特大项目待建的迹象,一百三十多亿尚且没放在吴越心上,可想而知特大项目的惊人投资量。

    李新亚双手合着,放在膝盖上,看似悠闲,实际心里颇为挣扎,一方面他渴望得知这个项目的详情;另一方面他又略带不满和失落,这么大的项目,吴越居然事先不给他透些口风?

    “哦,还有啥大项目?”秋奕辰兴致勃勃的问。

    “这个项目,我酝酿了一段时间,但是迄今为止我还没跟任何人提起过。项目很大,投资也很大,五百亿打底,上不封顶呀。”说话间,吴越有意无意的对着李新亚笑了笑。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李新亚有些惭愧,不过转念间他又被吴越报出的数字惊呆了,五百亿打底,上不封顶,这是多么惊人的巨额投资?池江准备上哪种项目,哪种项目又需要如此巨大的资金?

    秋奕辰若有所思的嗯了一声,“五百亿打底的项目,倒是值得去努力努力了。”

    “吴,池江有这么大的项目?”李新亚忍不住问道。

    吴越把烟盒推到李新亚面前,“李市长,初步测算,要达成目标投资额最好要在千亿左右。”

    千亿?池江的几位差点大眼瞪小眼了。这样的项目徽山省不但难得一见,就算放在全国也要轰动一时了。

    吴越深深吸了口烟,“我准备把池江几家摩托车、轻便卡车厂整合,打造成华夏中部的汽车基地,生产线涵盖家用高、中档轿车和重型卡车。近来国外有几家汽车企业已经濒临破产,我请了海外的朋友去洽谈,想办法整体打包买回来,尤其是企业的产品研发机构,这些企业面临的经营窘境并不是产品的落后性导致的,恰恰相反,有些企业的产品过于超前了。技术层面上,他们的产品目前在国际还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我不搞合资,要搞就搞整体收购,当然由于技术壁垒,可能要采用一些变通的办法,比如请海外华人财团和我方进行合作,但是控股权必须留给华夏。”吴越灭了烟头,“汽车工业应该服务于华夏的经济,而不能成为依附华夏经济的吸血鬼。池江汽车基地的建成可以看做是民族工业提升的契机,不是单纯的为了造汽车而造汽车,更不是抽取华夏血液输送给国外冠冕堂皇的渠道。”

    “这个基地是汽车生产技术创新的基地,是创造华夏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基地,最终它将化为民族工业的一部分,是个孵化器,也是造血机。当然从狭义的角度出发,它的建成必定能让池江的经济跃升到新的层面。现在池江的几家摩托车、轻卡企业大都经营状况不佳,发展乏力,基地建成后,消化掉这几家企业的上万名员工绰绰有余,不但如此,它所需的近十万名员工岗位还能在五到十年内,解决池江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围绕它的建设,将大大促进池江的整体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会兴起、城市建设也会随之加速。”吴越的目光从池江的几位脸上滑过,“我刚到池江就听说过,池江的城市大而空,大不是坏事,能提供便利的发展空间,空怎么填补,就要靠项目产生效益。”

    荣玉斌招手让服务员过来斟酒,“吴,喝酒、喝酒,我看池江的同志都听得入迷了,再不打岔,这顿饭就成了报告会。”

    “对对。”吴越呵呵一笑,对李新亚说,“李市长,具体的步骤,我们饭后再商议。”

    “吴,你刚才一番话,我听了很受鼓舞。如果这个基地能顺利落户池江,相关产业的推动之下,池江的发展就如秋省长所言,要突飞猛进了。”吴越这么说,摆明要让他紧密参与,李新亚大感满意,也就不吝言辞的赞美了几句。

    “工作千头万绪还有很多,可能的话,李市长把手头的工作放一放,近期就专门来负责汽车基地的事项吧。”吴越笑了笑。

    “重中之重,市政府当然要全力以赴做好配合工作。”这个大礼包,吴越甩手就给了他,李新亚心里复杂难言,一时间,他觉得前段那些狗苟蝇营真是不知所谓。作为市长,他自然想着更进一步,进步所需什么,他也明白,远不是在官场上用些小道能换来的,如今吴越只给他一条坦途,他只要顺顺利利走过去,所想的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