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缘起 第一章 重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沧水,自中岭主峰太白顶的沧浪泉发源,一路收纳溪涧山泉,奔流向南,至山岭南麓,已颇具规模,宽逾五十多丈,浩浩荡荡。蜿蜒再向东南而行,便是沧水冲积平原。

    时维早春三月,清晨的沧水河面上,还飘浮着一层似有还无的薄雾,雾气之下,晨曦挥洒于河面上,波光鳞鳞。河边的老树抽出新芽,一派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景象。河边几处被河水冲洗的光洁石板上,几名早起的少女在浣洗着昨天更换的衣物。

    河岸下游不远处,一名约莫十四五岁的少年,却是赤膊上身,肩上搭一块麻布,左手拿着木桶,下身仅着麻布短裤,脚下也不见穿鞋,高一脚低一脚,葡挞着走到河边,也不管脚下的鹅卵石是否咯脚,径直走到河边的浅水处,舀起一桶水,劈头盖脸地淋在自己身上,就像是有意惩罚自己一般。早春尚寒,冰凉的河水淋湿齐肩的头发,又向下掠过古铜色的身躯,激得少年浑身一阵寒战。

    “楚哥儿,这么早又出来作践自己。小心身子着了风寒啊。这阳春水的凉劲可不一般啊。”见那少年激得浑身寒战,刚到河边打水的一名妇人好意提醒。

    “安婶,不打紧,你几时见过我楚戈着凉啊。”少年一边继续舀水浇在赤裸的身上,一边满不在乎地应着。

    “你可是我们楚家湾将来的顶梁柱,要爱惜自己的身子骨。别听那陈老夫子的瞎撺掇啊。”安婶对口中的陈老夫子,语气颇为不善。

    “好的,安婶,我省得。这不是陈先生要求的呢,再过两个月,我就该正式编入军户了,我听安叔说,濮奴今年在下游的白沙洲,又是蠢蠢欲动,我们也要早做准备了,不练好身子骨可不行。一大早我去谷场打了趟拳,身子正热乎,就来河边冲下汗气呢。”楚戈知道,这安婶的儿子,五年前,年方十六,听兵训学堂的陈老夫子讲训之余,就到下游的沙洲侦察濮奴的动向。不小心暴露行藏,跳入河中,力竭沉水。安婶认为陈老夫子那一套什么实践真知、强健体魄的理论,蛊惑了自己儿子。因此对陈老夫子一直耿耿于怀。楚戈知她心结,也就耐着性子解释自己的事情。

    “你家就你一独苗,我们楚家湾也指望你以后出人头地,怎么陈老头还安排你入军户吗?这个得你娘亲做主才行。”安婶一听楚戈的话,似乎更加反对。

    当年楚人越过中岭的两个分支,一支成为中岭部,一支就是楚戈所在的沧水部,已经有近三百年。在十多年前,楚戈又随父母从更上游的沧水本部迁来楚家湾。而刚到楚家湾不久,楚戈的父亲楚忠,作为楚家湾的头领,与濮人抢收猎获,不幸身受重伤,失血过多而死。楚戈作为烈属后人,又是独子,理应不用上前线与濮人作战。楚戈对于父亲以及这个世界的记忆,似乎也起始于那个夏日的晚上——父亲不厌其烦地讲着关于大陆、上天、楚人、物候的掌故,自己则不知疲倦地追问着为什么。当然,记忆最深的,还是村里的叔伯,把父亲虚脱的身体,从远处抬回来的时候。那天,父亲满脸是血,身上盖的白麻布大部分染红,母亲跪坐一旁,抱着不知所措的楚戈,泣不成声。只听得父亲说着什么“兵训学堂、陈老夫子、界岭山”,母亲当时已不能言语,口里只是“嗯嗯”,不停点着头。晚上,聚集在楚戈家的村民,将父亲那不再说话,也没再动作,还汩汩滴血的身体,装进那个黑色木头匣子里。一众人守着黑木匣子一晚,第二天抬到界岭山方向去了,从此楚戈再未见过父亲。此后,母亲把楚戈送去了兵训学堂,与陈老夫子生活。对楚戈而言,那些染血的画面,就如印在陶罐上的花纹一样,尽管过去十几年,陶罐已旧,但花纹弥新。

    “楚戈,找你一早上,原来你在这里。快起来,陈先生在白草滩带话来,说有事找我俩。”楚戈正思忖间,看到平日的玩伴,也是同村同窗的楚林,远远的在山头叫唤。

    “我回去换上衣服就来。”楚戈一边应着楚林,一边提上一桶水,向河岸走来。“楚哥儿,一年之计在于春,这都三月收尾了,你家里今天再不把地翻出来,就种不上秋粮了。这些天,不是学堂说放你们农忙假吗?再说了,你娘那身子骨,你可得紧着爱惜。”安婶不知道是关心楚戈家里的情况,还是对陈老夫子的安排有意见,见楚戈上岸,也是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我省得,去去就回呢。安婶,让我来帮你提。”楚戈知道安婶一片好心,只有苦笑着应了几声,顺手帮安婶提起已经打满的水桶。

    “娘,我们家里的地已经下种了,楚哥或真的有事。我们洗完衣服帮他家把地翻了,等楚哥今天回来兴许赶得上下种呢。”这时安婶旁边一个身子单薄的少女,放下手里的正在石板上捶洗的衣服,看着楚戈,面带笑意说道。

    “那就谢谢苗儿,我回来再教你认字,”楚戈见苗儿帮他解围,打蛇随棍上了。这安苗儿与楚戈青梅竹马,情感甚好。安苗儿虽长于这村野中,生计艰辛,但少女初步养成,二八年华,也是唇红齿白,明眸善睐。她听楚戈颇为无赖的口气,低头抿嘴一笑,也不回应。

    “哎,看你母子不急,我们跟着急死人了。也只能这样了。”安婶摇摇头,一副有些怒其不争的表情,应和着女儿的话,跟着楚戈身后一起回家。

    楚戈家位于沧水岸大约里许的右侧高地,附近除了楚戈三间土房外,周边还有二十多户土房,依山势向阳而建,错落有致。安婶家就在二十步左近,楚戈先帮安婶将提来的水,倒进盛水大桶,才拎上自己水桶回家。

    楚戈自从六岁随父母搬来楚家湾,一直住在当年父母垒起的三间土坯房,房顶茅草每年都有翻新添加两次,但土屋经多年风吹雨淋,墙壁早已坑坑洼洼,左侧靠近杂屋的一边,还有明显的一道水渍。中岭南麓,土质多碎石,粘性不强,不是做土坯墙的好材料。当年楚戈父亲带领族人初来乍到,也只能因陋就简,将就着用。透过栅栏门的缝隙,看见左侧的杂屋略显佝偻的背景,楚戈叫了声:“娘,我回来了。”

    “面饼在板上,快点吃去,今天天气不错,吃完了帮娘一起,去翻一下井湾子的那块地。”楚戈娘年不满四旬,寡居多年,母子二人一直相依为命。多年的操持让这个三旬妇人,显得面容泛黄。但此时正满面笑意,慈爱地看着楚戈。

    “娘,楚林说陈先生找我临时有事,可能今天还得去一趟学堂。安婶和苗儿说一会儿过来帮我们翻地,我快去快回,兴许下午我回来就能把庄稼全种上。”楚戈回里间穿上麻布衣物,又抓着粗面烙饼,边吃边嘟囔着说。做面饼的粗面没有去麸皮,糙杂乱咽,而且为了快速加热,早上烙饼时,也不能用土罐加热,楚戈家寻得一块石板,专门用来烙制食物。粗糙的面饼中,还时不时能吃出砂粒来,但楚戈却毫不在意,依然狼吞虎咽。

    “那你也不要太急,只是又麻烦安婶和苗儿。”楚戈娘一向对这个独子慈爱有加,数年含辛茹苦,也从不在儿子面前露出怨意。楚戈六岁那年,她便省吃俭用,让楚戈进了白草滩陈老夫子的兵训学堂,这也是方圆百里内唯一的识字、训战的基础学堂。常言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几年楚戈虽在训学之余,有空闲也能帮家里劳作,但耕作糊口及屋里屋外全靠楚戈娘一手操持,维持生计殊为不易。荒年青黄不接时,还得拉下脸向邻里或娘家求助。娘家本是上游黄石浦一户殷实的风姓人家,而楚氏虽贵为部族酋长后裔,开枝散叶传到楚戈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