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三这天,努尔哈赤突然告诉朱少阳打听到了梨花的下落,原来不久前,她广宁城西北的万紫山出家当尼姑了。这段时间来她平日咏经,有空进山采药,凭着她当年在沈阳城内耳濡目染医生诊病的知识,为当地百姓义务治病,日复一日,她的医道比一般乡医都显得通明,深受百姓的欢迎。
不久前,她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在娘娘庙一侧,新盖了座尼姑庵,起名慈仁寺,因此到这里进香求医者,都遵称她为慈佳大师。也有的病,因娘娘庙修于万历年初,将这里进香求医者,俗称万历妈妈,所以到这里求医的老人,孩子都尊乐他为“万历妈妈”。
这一午时,朱少阳决定带着两待从,身着民衣,借朝山问医的机会,去见梨花。
万紫山位于城西北,朱少阳三人步出城门,直奔西山,不一会来到山脚下。
他们登山太庙后,朱少阳让侍从在庙门外静候,自己则独自一人进庙焚香。
此刻,梨花正身着缁衣,危襟正坐,为一个老妇人祈褥。
佛事完毕,到庙侧一间耳记,开方给药。
老妇人走后,朱少阳进庙门焚得,他跪在蒲团上,面向慈祥的观音塑像,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心清,低头小声褥告道:“凡人朱翁,多年颠沛流离,终目思念亲人,四季神情恍惚。有时白日时常落泪,晚间常常梦中惊醒。几十年来,朝朝暮朝朝,春春校秋,痴立如迷,求菩萨给医治,解脱!”
坐在一旁专为他人拜忏的梨花,起初闭目细听,越听发现声音越熟悉,她不禁睁开了眼睛,当看着扎着头巾,身穿紫袍的朱少阳,她心里不由一怔,一颗心扑扑乱跳,便她的随后又闭起了双眼,沉思了片刻后,她又睁开了眼睛,朝站在一旁的小尼姑使了个眼色,就把朱少阳让到了耳房。
小耳房,就是小药房,这里除了成排的药箱,药架,就是简单的几椅。
朱少阳在小尼姑的引导下,进屋后就坐在木凳上。
不一会儿,梨花慢慢进来,她照常为病人切脉之后,朝小尼姑一努嘴,示意她到庙内去接待其他信徒。
小尼姑屋关门。
朱少阳朝门口败了一眼,发觉尼姑走远,就倏然站起朝梨花扑过去。
梨花虽然作为出家进庵之人,但并没有拘于法规,超尘脱俗地拒绝人之常情,当朱少阳的脸贴到她脸时,两位老人都是泪如涌泉,随之呜咽,抽泣。几十年来盼望的日子快到了,然而,似乎又觉得遥远,一时悲喜交加,感慨万千。
两人无言的泣哭之后,接着梨花把朱少阳让到一张木板凳上,用衣襟拭着泪道:“你身子骨可好!”
朱少阳呜咽着说道:“我已是年老之人,不咳不喘就算好人啦!”
接着,朱少阳激动地伸手,抓住梨花的手,问道:“梨花,你呢?你可好!”梨花也哽咽着说道:“我好,只要你好,就是最大的安慰!”
朱少阳听了之后。
不由说道:“梨花,当年,是我对不起你,我……!”
梨花忙劝道:“你别说了,我知道当年你肯是有原因的!”
朱少阳听了后,很感动地说道:“梨花,你真好!”你这就出庵跟我走吧!“梨花笑道:“我如今已是朽木,出庵何用?”
“不!”朱少阳说道:“只要你出庵,我为你在辽阳盖座新楼,好好享几年清福,我们两安安稳稳的过以后日子!”
梨花摇了摇头,又笑着说道:“我这辈子做不了你的老婆了!如今我能亲眼看到你统领千军万马,除恶扬善,为挖参的,打猎的,闯江湖的人,撑腰打气,不再受李成染之辈的欺凌,就觉得很幸福了!”
朱少阳着急了,他狠狠地抓住梨花的手,再次恳求道:“你若不答应跟我走的话,那我就跪下不走!”
“不能那样!”梨花拭着眼角的泪的水,说道:“我已出家之人,不想还俗,往事忘了就算了!”
“不,不”朱少阳的国字脸上,忧愁满面,他声音颤抖说道:“我不会忘记你!”
梨花挤着眼角的泪水,笑了笑,说道:“我的心已死去了,只要你以后能为我烧炷香,想着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梨花越时这样说,朱少阳越感到心神不安,最后他几乎哭出来,叫道:“梨花,我再次求你,跟我走吧!”
周梨花见朱少阳的神情,心中是痛苦万分,她忽然说道:“我有一事相托,不知你是否肯答应应我!”
朱少阳听后,点头说道:“梨花,你说吧!莫说一件事,就是十件,百件我也会答应”
周梨花说道:“我可记得几十年前在树林发生的那一幕?”
朱少阳闻言,点了点头,接着周梨花继续说道:“自从那次以后,我便有了你的孩子……”
朱少阳听了,忙问道:“梨花这可是真的,那孩子人呢?”
周梨花见朱少阳如此激动,便说道:“是真的,孩子在贺世员老家我托他照料,现在也差不多有你时那么大了,我将你给我的那块玉佩给了他,但我要说的事是要你在贺世员未死之时,你千万不要认这个孩子,不然我会觉得对不起贺世员,他不知此事,你能答应我吗?”
朱少阳听后,激动地说道:“我知道,梨花,当初是我对不起你,你放心,我答应你就是了!”
朱少阳说罢,猛地跪下,“吱呀”突然门开了。
梨花抬头看去,见小尼姑推门进来,她便随机应变地对跪着的朱少阳说道:“大人,不要跪下谢我,您的病情减轻,应快到庙堂里谢谢菩萨!”
“是的”
小尼姑接着对朱少阳说道:“大人,慈仁大师,人称万历妈妈,心善仁慈,从不受人跪拜,请大人还是快些退出,到大庙里去吧!”
朱少阳只好站起,又望了望梨花,终于退到大庙里。
接着便带着两名待从回到了广宁城中,没多久,朱少阳又随着努尔哈赤回辽阳都城。
辽阳城内大街小巷开遍了杏花,嫩绿的柳枝随着和煦的东风捶曳着。
努尔哈赤这时已度过了六十四个春天,他的身子骨十分健朗。
这天努尔哈赤忆古抚今,暗自问自己道:“我百年之后谁来接替我了?汗印该交给谁?”
因为,汗王随着诸事繁忙,年事渐高,不胜日夜操劳,曾一度把国政委托哈长子褚英代理,希望他能接替汗位。
可惜,诸英心胸偏狭,虐待弟侄,蔑视汗王重用的几位大臣,更不能叫汗王容忍的是褚英背后诅咒其父,阴谋叛乱。
汗王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出征乌拉,褚英私下地在房里用剪刀剪了些纸马,并在纸人身上写着“努尔哈赤”四个大字,然后点着火,把纸人纸马燃着,边烧边骂道:“你这个老不死的,快快完蛋吧!死了好让出汗位!”
后来,汗王出征姨来,知道了此事,痛心地在苏子河岸将错英处死……。
此刻,汗王想到这个不孝之子,叹息道:“那败家的小子如不及时处决,闹到今日,可能酿成大祸!”
他联想起那燃烧的纸人纸马,摇着头自言自言道:“混蛋小子,完全辜负了我的心意!”
“二弟,你在骂谁?”
朱少阳突然从外面朝努尔哈赤走来,当他有些模糊地听见努尔哈赤骂着“混蛋小子”时,便顺口问道。
努尔哈赤没有吱声,他接着示意让朱少阳坐在自己身边的木凳上,然后冷不丁地问道:“大哥,你看将来让谁接替我的汗位好!”
朱少阳听了,有些不自然也笑了笑,然后缓缓说道:“二弟,这可是你自家的事,也可以说是重大国事,我一个外人怎好乱说?”
“大哥,你这说的是哪里话,我们虽不是亲兄弟,但这么多年来,我们情胜亲兄弟,再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哥,有话直说吧!”
努尔哈赤笑着说道。
朱少阳朝努尔哈赤四周看了看,然后才说道:“照理说,汗位应该由大贝勒代英接替,。一则他是大福晋(老婆)所生,又是诸子中年长的一个,二则,自从褚英去,你叫代英辅政以来,人事还算勤恳,再则他性格宽柔,深得众望,战功也多。就此看,他接替汗位名正顺,不过……”
“大哥,不必如此顾虑,你说直说吧!”
努尔哈赤见朱少阳欲言又止,忙特意说道不端,名誉不佳,恐怕日后人家背后指他的脊梁骨,有失爱新觉罗家族的体面!““那你看还有谁呢?”
努尔哈赤关切地问道:“若以我看,四贝勒皇太极倒是个好苗子,论才能,武功智慧,他在兄弟中,堪称出类拔草,他从小随你出征,每遇劲敌,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萨尔浒之战、辽沈之役、征服叶赫拉,驰援科尔沁,都是他独挡一面,论军功最高。皇太极将来可能成为不负重望的明君”
“可是,他有几个兄弟也对他不服!”
努尔哈赤听罢朱少阳的一番议论,惋惜地说着。
“二弟,为什么?”
朱少阳问道。
努尔哈赤叹息道:“说他目无兄长。”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