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登封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是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少林寺建筑包括常住院及附近的塔林、初祖阉、二祖庵及达摩洞等。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
南北朝时。天竺僧人菩提达摩到中国。善好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十年(496)。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据佛教传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华以4卷《楞伽经》教授学者。后渡江北上。于寺内面壁九年。传法慧可。此后少林禅法师承不绝。传播海内外。
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大象年间重建。易名陟岵寺。召惠远、洪遵等120人住寺内。名“菩萨僧”。隋代大兴佛教。敕令复少林之名。赐柏谷坞良田百顷。成为北方一大禅寺。唐初秦王李世民消灭王世充割据势力时。曾得寺僧援助。少林武僧遂名闻遐迩。高宗及武则天亦常驾临该寺。封赏优厚。唐会昌年间。武宗禁佛。寺大半被毁。迄唐末五代。寺渐衰颓。宋代略有修葺。元皇庆元年(1312)。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封赠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统领嵩山所有寺院。一时中外僧众云集。演武礼佛。僧众常有两千人左右;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至少林。僧众散逃。明代先後有八位皇子到寺内出家。屡次诏令大修。寺院规模有所发展;清代康熙、雍正、乾隆诸帝亦很关心少林寺。或亲书匾额。或巡游寺宇。
林功夫的要旨是禅武合一;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祖庭。禅宗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要旨。在佛门眼中。参禅是正道。正宗少林功夫传人潘国静曰:拳勇一类乃是末技。僧众们不过是借练功习武达到收心敛性、屏虑入定地目的。同时也可收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效果!
少林功夫是一项综合的武术体系。其中“禅”字是提高功夫的重要依据。因为禅”是“外不着想。内不动心”少林六祖惠能在《坛经》上说:禅乃梵文音译“禅那”。其意译为“弃恶”、“功德丛林”、“思维修”、“静虑”。由于上千年地积累和努力。少林功夫中的武与禅已经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少林功夫中的武。已经融化在了参禅之中。这是少林功夫与其他派系武术的不同之处。禅与武地优越之处。就是少林功夫已经形成人人可以演练的很具体的参禅程式。提倡武术禅的真正价值。就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禅程式。
中国有句古话。天下武功出少林。这话虽然无法考证。不过少林武功一直一来都是少林地一个标志。而少林的功夫包括了拳术。棍术。刀术。剑术。枪术等。而这拳术中又包括了罗汉拳、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少林五拳等。而少林地拳法刚健有力、刚中有柔、朴实无华、利于实战。招招势势非打即防。没有花架子。其风格主要体现一个“硬”字。攻防兼备。以攻击为主。拳势不强调外形的美观。只求技击的实用。步法进退灵活。敏捷。有冲拳一条线之说。在身段与出拳上。要求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进退出入。一切自如。步法要求稳固而灵活。眼法讲究以目视目。运气要气沉丹田。其动作迅如闪电。转似轮旋。站如钉立。跳似轻飞。
棍术则有猿猴棍、风火棍、齐眉棍、大杆子、旗门棍、小夜叉棍、大夜叉棍、少林棍、小梅花棍、云阳棍、劈山棍、阴手棍、阳手棍、五虎擒羊棍等。棍打一大片。一扫一劈全身着力。棍练起来呼呼生风。节奏生动。棍法密集。快速勇猛。它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克敌制胜。在历代抗敌御侮中。少林棍发挥过重要作用。
刀。俗称百兵之帅。少林的刀术则分为春秋大刀、梅花刀、少林单刀、少林双刀、奋勇刀、纵扑刀、雪片刀等。讲究的特点是缠头裹脑、翻转劈扫、撩挂云刺、托架抹挑等。并有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顶手。劈、撩、斩、刺似猛虎之说。
剑。俗称武器中的君王。是君王用的武器。而自古一来。凡是君王。腰间悬挂地武器都是剑。而且不少的朝代这皇帝的剑被称为尚方宝剑。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所谓上斩昏君。下斩谗臣。同时。剑又是武器中的君子。是贵族的象征。不少文人豪客腰间都配有饰剑。就连李白腰间都有佩剑。而李白的《侠客行》更是写道: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