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孝民这段时间很忙,每天都去各地视察,与各个部门的军官谈话。内容包罗万象,部队的人数、装备、训练情况、思想动态、对与新四军作战的感想,以及对未来的判断。
很多人都只能回答前面几个问题,他们不想谈自己的思想动态,也不想发表与新四军作战的感想,更不想判断战局日后的走向。
他们的沉默,其实已经回答了。
胡孝民也去了镇江,但只与镇江的部队和政府接触,并没去镇江监狱。他把这件事,交给了军统苏州站。
汤伯荪联系上了丁志冲的旧部,由军统提供情报,丁志冲的旧部进行武装营救。
事实上,丁志冲的旧部,还得到了中共丹北中心县委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营救之后的去向,更是得由中共决定。
事实上,这次的营救,原本可以不让军统出手。但胡孝民在得知丁志冲今后可能还会被派回浦东执行任务后,决定让军统参与,并且让重庆觉得,这次的营救是军统在主导。
冯五负责联络,拿到胡孝民的情报后,就与汤一贯商量:“镇江监狱的防守并不严,晚上只有一个班的警卫,没什么战斗力,完全可以用武力把人救出来。”
汤一贯问:“什么时候动手?”
冯五说道:“码头同志的意思,趁着大部队进攻车桥据点时,敌人的目光都被吸引,我们就在镇江动手。”
汤一贯点了点头:“码头同志的决定很英明,我很支持。”
这次去南通,他在施共伍的一三五团,亲身感受到了码头的奇妙想法。借着胡孝民查共产党,不仅掩护了施共伍的身份,竟然还把一三五团其他的顽固分子以共产党的名义抓走,最终导致一三五团顺利起义。
码头对敌人的观察非常仔细,胡孝民的行为习惯,完全在他的算计之中。
回到泰县后,汤一贯对整个过程了解得更加详细,让他对码头就愈加钦佩。他已经是确定,码头潜伏在敌人内部,可他不仅很好地保护着自己,每次都还能顺利完成任务,把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样的谋略、这样的胆识,让他向往着哪一天,能与“码头”见一面,当面向他报告,亲切地喊他一声同志。
半个月之后,也就是1944年3月5日,新四军第一师叶副师长指挥的由5个团兵力组成的野战司令部,攻打日伪军设在苏北、苏中结合部的屯兵重地——淮安县车桥据点。
因为情报准确,地形熟悉,战斗激战20小时,将伪军53座碉堡全部攻克,日军则退守核心堡垒等待援敌。
新四军随即决定围点打援,在淮安车桥公路之芦家滩全歼4次来援之日军,将曹甸援军阻于大施河以南。
日伪军被迫放弃车桥、曹甸、塔儿头、张桥、蛤施沟、鲁庄、大吕舍、泾口、杨念桥、周庄、陶林、北宋庄等据点。
在车桥战斗中,原驻曹甸伪军吴漱泉部独立营,政训主任郝渝卿、营长郝云卿、中队长李朋等在新四军胜利影响下,率所属官兵100余人起义,受到宝应支部欢迎。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