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岁第二百三十八章江湖啊,早就没了以武犯禁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江湖上与朝廷之间,最难解的问题,没有任何的解决办法。当年在大明刚刚统一中原,北面有一个盛极一时的门派,里面的人们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名声极好。
但是这么做,犯了一个大忌,他们这些人在怎么如何,也是百姓,百姓杀百姓,是犯了大明律的,要杀头。
当时的大明刚刚统一中原,许许多多的事情还没有走上正轨,就连地方县衙只有一个县太爷,还有一个跟随县太爷来到这里的师爷,遇到这种事情怎么管,管不了。
执行大明律?
说不定第二天县太爷便被人杀死在家里了。
但是有一次那个门派的人杀了一个人,一个年轻人。
那个年轻人是一位在春秋之中,随着太宗作战多年,立下赫赫战功老人的孙子,唯一的孙子,至于老人的儿子,则是为了救下深陷敌军包围的太宗,死了。
这下老人怒了,直接进宫找太宗要个说法。太宗并不知道此事,听过老人的描述之后,直接派遣老人带着三万大军前来幽州,那个门派的山门前,足足攻打了三天,才算是攻下了那个门派的山门。
那个时候,刚刚征战过春秋的梁王来幽州就藩,听说此事之后,直接一人一马来到那个正在马上,一刀砍死一个妇孺的老人身前,直接一刀砍下那个老人的脑袋,轻轻说了句,“放心,本王不杀人,但是你们都给我滚回长安城。”
三万将士在见到梁王的那一刻,就没有了任何作战的心思,听到梁王的言语,直接四散而逃。
梁王则是骑马来到一个护卫着身后无数妇孺的中年人面前。
那个中年人与梁王一样的年纪,但身上满是伤痕。
梁王将手中的头颅扔到地上,轻轻说了句,“你们做的很对,放心,没人再敢对你们做什么了,只是死去的那些人,就很遗憾。”
当时还是中年人的老汉,身上血迹不断,只是轻轻点头。
在那之后,老汉便将那些门派中的妇孺安排到了山脚下。
那个盛极一时的门派最终只剩下老汉一人了,再无其他,就连那个老汉每次回山都要看上半天的山门,都被人拿走了大半,只剩下光秃秃的两个柱子。
不是没有人想要拜师,山下有些穷人家的孩子,或者哪个活不下去的孩子都会来这边试一试,碰碰运气,要是选上了,便可以衣食无忧了。
但是往往这些孩子来了,都被那个近乎苛刻的入门要求挡在门外,让人望而却步。
于是,现在只剩下老汉一个人,每日里都会坐在这里,抽着烟杆,望着每天经过这里的白云,怔怔出神,往往一待便是半天,村子里面的人也不会来到这里,都知道这里是老汉的禁地。就连那些淘气的孩童,都会被大人告诉,远离这里。
坐在这里半天之后,老汉便会带着自己养的几只羊,开始在附近的山上放羊。大多数时候,老汉都不会下山,下了山,也是在陆离这里住上些时日,教会陆离一点东西,便再返回山上。
村里面的人们敬重老汉是真,但是对于老汉那充满江湖气息的做法,尤其是那师门的狗屁规矩,让村民们有些难受。
突然有一天,有一伙人来到这里,闯入山门,他们告诉老汉,要将这里拆除,让这个看上去弱不禁风,身边没有任何人的老汉离开。
老汉哪里愿意,师门当年与朝廷作战,只剩下老汉一个人,他都没有离开这里,现在也不可能。
两边谁也不愿意让步,僵持了很久,对面的人虽然想要欺负老汉一个人,但是好像做事并不嚣张,也不逼迫老汉,只是派人前来,提出与老汉比试一番,赢了,山门拆除,输了,打道回府,并且帮助老汉重建山门。
老汉没有答应,仍由那些说客在自己面前说来说去,谈天说地的,老汉只是呆呆看着每朵经过这里的白云,一言不发。
最后说客也不来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扛着棍棒,每天都在附近打转的打手。
老汉还是一笑置之,抽着烟杆,继续望天,哪一次看的烦了,直接一烟杆将那人打落到山下,结果就没有人赶来了,谁都不来了。
又过了许久,有一个与老汉同样老的老人来到了这里,不过并没有带着任何的仆人与兵器,只是拿着一壶酒,坐在老汉的身边,也不说话,只是静静陪着老汉看天。
一天,两天,三天。。。。。。
一个月之后,在老人有一次带着酒壶来到这里的时候,从没有理会过老人的老汉破天荒从老人的手里拿过酒壶,说了句。
“明天你派人搭建个擂台,我们两个人比武,谁跌出擂台,就是输。你赢了,这里是你的,我赢了,你带着你的酒壶滚蛋。”
老人听后,笑呵呵走了,几个月以来,第一次没有陪着老汉看天。
他们动作很快,擂台在第二天便搭建好了。
在临时搭起的擂台上,老汉双手负手,烟杆别在腰间,并没有带着别的兵器。老人则是手持长剑,站在老汉对面。
两人交手不断,老人手中长剑不断挥舞,老汉也不还手,用腰间的烟杆只是挡住,结果被打的节节败退。
台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