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高音速与高超音速尽管只是词组组合的变化,但意思却大不相同,至于在中国腾飞内部更是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鄙视链。
那就是10马赫的才是真正的超高音速,至于5马赫左右的只能被叫做伪超高音速,既然是假的超高音速,那么再叫超高音速就不合适,于是就把高超音速这个名头扣在5马赫攻击弹头的头上。
毕竟未来这种配备5马赫弹头的防务装备是要出口的,跟客户介绍时,说这种防务武器是伪超高音速多不好听,搞得客户好像买了假货似的,叫做高超音速不但能跟真正的超高音速区别开来,还能让客户有种买了超高音速防务装备的错觉。
这也是没办法,除了中国腾飞嚼文嚼字的把两者分得清清楚楚,实际上包括美国内在的其他国家,依旧是超高、高超傻傻分不清楚呢。
问题是人分不清楚,但雷达却晓得那个厉害。
5马赫一下的攻击弹头,因为速度不快不慢,雷达的连续波还是可以勉强跟得上弹头的行进轨迹,这也就能为标准6之类的海上反导武器系统提供很好的攻击参数,确保能够精准的把弹头给揍下来。
可速度达到10马赫以上,无论多先进的雷达,波束一来一回确定的参数,准备再次确认时弹头早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也就无法进行轨迹的连续跟踪,自然无法算出攻击的角度、速度、高度和时间等具体参数。
除非能够在弹头飞行的航线上每隔3公里就部署一座大型的相控雷达,形成雷达阵列才有可能抓住这么快的弹头轨迹,否则想都没想。
可这么做一来没那么多地盘儿让你来建,二来成本也吃不消,所以面对10马赫以上的攻击弹头,无论是陆基防空系统还是海基防空系统统统无效。
航母硬杀伤手段算是废掉了,那软杀伤呢?
就比如电子干扰和假目标能不能诱骗攻击弹头?
答案依旧是不可能。
先说电子干扰,超过8马赫的攻击弹头表层就会附着一层电离物质,不但可以屏蔽接收信号,连内部的正常信号同样发射不出去。
需要一种及其特殊的体制和频段,才能突破这层电离层的阻隔,实现弹头内外的联系。
基于此,电子干扰基本无用,因为其波段连外层的电离层都突破不了,怎么干扰内部的电子设备?
既然干扰不了里面的电子设备,那设置在其内部的雷达制导+图像匹配+卫星制导+光电制导的复合制导模式就可以准确的锁定航母这个独一无二的大家伙。
这就跟玩儿转夜场的海王渣男一样,补给舰和护航主力舰再怎么用诱导性好给扑来的超高音速攻击弹头搔首弄姿的抛媚眼儿,大叫要我~~~要我~~~超高音速攻击弹头也会一眼看穿对方庸脂俗粉的渣女属性。
自然是理都不会理,一头撞向航空母舰这种良家小少妇的怀里,尝尝味道,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种良家小娘子下手要是晚了,可就再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