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建业闻言皱了皱眉,拿起服务员刚刚端过来的咖啡,抿了一口问道:“就这么不看好我们腾飞集团?”
“不是不看好你们腾飞集团,而是不看好你们整个国家?”
李斯特说着,朝着落地窗外扬了扬下巴,庄建业顺势望过去,只见不远处的一家国营百货的门外数不清的民众蜂拥而入,手里的钞票就跟不要钱一样拼命往售货员的手里塞,然后便不管不顾的把货柜里的东西一扫而空,根本不管里面的东西用不用得上。
至于大街上背着彩电、洗衣机急走的青壮,篮子里塞满了白菜、食盐的大妈,甚至是口袋里装满了火柴、橡皮筋儿的孩童更是数不过来。
其实何止是这些路人,就是庄建业的家里也如同仓库一样,被老婆宁晓惠,老丈人宁志山如同仓鼠一般堆得满满的,以至于庄建业回家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就这,家里两位还不满意,叫着隔壁的李大婶儿屯了足够三年用的厕纸,楼上的王二叔弄了两蛇皮袋食用盐赚大发了,自己家这点儿东西还是太少了,明早醒来还得买买买。
这也就罢了,宁志山老子把五千多块的棺材本儿交给庄建业,让他看看彩电、冰箱、洗衣机这类大件儿能不能弄得到,无论多贵可劲儿的花,最好一分钱都不剩。
除此之外,老爷子还打电话给宁晓东、宁晓雪这兄妹俩,发出退休后最严厉的指示,中心思想就一句话,把手里的钱花光、耗光、用光。
还好这兄妹俩算是见过世面的,没按照老爷子的话做,不然这个家就真疯了。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进入1988年,改革来到第十个年头,很多东西都进入一个新阶段,以往浅尝辄止的改革项目不得不做新的调整,甚至一些领域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这其中就有最为敏感的价格改革。
由于长期执行计划经济,国内的价格始终按照国家的指导价进行,但这也导致了行政手段干预过多,灵活性不强。
于是从1984年开始,国家提出计划内按照国家指导价,计划外实行市场调节机制的“价格双轨制”改革。
起初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效果还算可以,但很快就有嗅觉灵敏的人发现价格双轨制巨大漏洞,做起了倒买倒卖的生意,很快这股风潮就就在国内愈演愈烈,“倒爷”这个极富时代特征的名词就是那个时候出现的,并且还被人民群众编出“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的段子,而这背后免不了滋生出不少恶性案件。
于是从1987年年底国家便提出价格改革,到了1988年更是要求取消“双轨制”,将价格全面放开,实行“一步到位”式的“价格闯关”。
改革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一步到位”却明显低估了经济规律,那就是长久以来的计划经济导致商品长时间低价位运行,通货膨胀被人为压制。
这就如同一口压力锅,经济规律的烈火不断烧着,人为的盖子按住到没什么,可一旦突然掀开,整个锅就得炸到天上去。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与东欧国家便是如此,准备一步到位彻底放开价格,拥抱市场经济,结果就是苏联积攒数十年的老底子被这一下彻底炸了个底儿掉。
而在他们之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